螞蟻網(wǎng)11月21日報道,歐盟商務部長會議定于11月25日星期五在布魯塞爾舉行,目前最熱門的討論議題之一,即美國氣候投資法中的保護主義措施或?qū)⒁鹂绱笪餮筚Q(mào)易關系緊張,該法案從2023年開始生效,對清潔能源行業(yè)發(fā)展給予一系列稅收抵免、對新能源汽車買家給予補貼,共涉及3700億美元,這將使歐洲在綠色技術領域處于不利地位,尤其是電動汽車領域。
歐洲方面需要意識到這有可能危及跨大西洋關系,使得歐美滑向貿(mào)易沖突,這種緊張關系在拜登的領導下不斷加強。2021年,歐美緊張的合作氛圍導致了歐美貿(mào)易和技術委員會的成立,該委員會是為解決歐美貿(mào)易摩擦設立的,但美國拒絕就補貼問題進行討論,由此加劇了歐美分歧,且美國拒絕將補貼豁免適用于歐洲盟友。為解決該問題,德國試圖重啟歐盟-美國自由貿(mào)易協(xié)定,但得到了歐盟的消極反饋。
此外,在電動汽車領域,歐盟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中國產(chǎn)品,中國電動汽車銷量預計在2022年將占歐洲市場的5%,2025年其市場占比將在9%到18%之間波動。為應對此類風險,即使是歷來不喜補貼的德國,目前也考慮制定補貼計劃,以避免貿(mào)易沖突,保護歐洲綠色科技產(chǎn)業(yè)的競爭力。